党建活动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党建思政 >> 党建活动 >> 正文
这个暑期,我们在基层讲“党史中的生命科学史”——9位宣讲人的心里话
发布时间:2025-09-20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回望党领导人民在生命科学领域开拓奋进的光辉历程,大力弘扬党领导下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服务人民的宝贵精神,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师生争做生命科学前沿的探索者、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者、崇高科学精神的传承者,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红色基因”党员宣讲团走进基层,开展“党史中的生命科学史”主题系列微宣讲。

宣讲人:郭宇琼

宣讲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六路裕昌太阳城

烽火杏林的故事远不止是一段历史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符号和文化基因。它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对知识的探索也永远不会熄灭。陕甘宁根据地的中医之光,照亮的不仅是那个年代的医疗之路,更是通往未来的智慧之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接过这束光芒,让中医智慧在现代社会继续绽放异彩,让红色医者的奉献精神在我们身上传承,这才是对那段烽火杏林历史最好的致敬与传承。在日常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努力成为传统医学智慧的传承者。在面对困难时,我会想起边区医者在烽火连天中坚持救死扶伤的坚韧,以更加积极创新的态度寻找解决方案。在职业选择和社会参与中,我将把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作为价值追求,践行“医者仁心”的精神本质。

宣讲人:何雨晴

宣讲地点: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中国电信公司渭南分公司

通过这次宣讲,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家精神的强大力量。王德宝先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科学报国”,他的精神不仅激励着科研工作者,也激励着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奋斗的人。国企虽然不像科研人员那样直接从事前沿科学研究,但同样需要科学家精神的指引。
    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以王德宝先生为榜样,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同时,我也会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带动身边人一起学习科学家精神,共同为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贡献力量。这次宣讲活动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决心。我相信,在王德宝先生精神的激励下,我们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共同书写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宣讲人:黄萌

宣讲地点: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

宣讲结束后,有人过来和我说,听了这次宣讲,他对遗传学有了新的认识,知道这门学问和生活和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实实在在帮到大家。村干部也做了总结,说谈家桢的故事让大家深受触动,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那份执着和担当,把日子过好、把家乡建设好。听着这些话,我心里涌起一股热流。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我一直盼着能把所学用到实处,为家乡做点事。我跟大家说,谈家桢先生用一生诠释了“科学家有祖国”,而我们年轻人,更应该有“家乡情怀”。以后我会尽己所能,把学到的知识和村里的需求结合起来,哪怕只是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续写那份“红色丹心”。以前总觉得“家国情怀”是宏大的命题,可这次宣讲让我懂得:它就藏在谈家桢在战火里守护的实验样本里,藏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里,藏在每一个普通人“为家乡做点事”的朴素愿望里。往后,我会带着这份感悟,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上,踏实前行,不负初心。

宣讲人:贾雅淇

宣讲地点: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乐天社区

第一次知道顾方舟这个名字,是在课本里那张照片上----一位白发老人正温柔地喂孩子吃一颗乳白色的糖丸。那时不懂,这颗甜丝丝的糖丸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心动魄。直到这次演讲后才明白,这颗糖丸里,裹着的是一位医者跨越半个世纪的赤诚,是一代科研人“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有人曾问:“现在的孩子不需要糖丸了,还记得顾方舟有意义吗?”我想,答案就藏在顾方舟先生那句“一生只做一件事”里。他的故事之所以能穿越岁月,正因它戳中了人性中最珍贵的部分:对责任的坚守,对他人的共情,对功名利禄的淡然。

这次演讲,于我而言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懂得,真正值得被讲述的故事,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抉择、一次次坚定的行动编织而成。而我们这些讲述者,不过是在做一件事:把那些藏在时光里的赤诚与担当,轻轻拂去尘埃,让它们继续照亮后来人的路。

宣讲人:王芊予

宣讲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333号

王应睐所长的雕像端立在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大楼的大厅,默默地注视着每一位经过的年轻面庞。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学习党的历史不仅是了解国家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更是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我修养的必修课。通过本次宣讲活动,让我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学习党史不仅是为了回顾过去,更是为了启迪未来。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共产党人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激励我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勇于面对挑战,积极承担责任。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宣讲人:谢颜泽

宣讲地点: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崇实中学

宣讲结束后,同学们的反馈更让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长。有同学过来跟我说:“原来‘糖丸’背后有这么感人的故事,顾爷爷太伟大了,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还有同学问我要了顾方舟同志的传记资料,说想深入了解他的经历。这些反馈让我明白,我的宣讲没有白费,顾方舟同志的精神真的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印记。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以前我总觉得 “奉献”“担当” 是很宏大的词汇,但通过这次宣讲,我发现这些品质就藏在顾方舟同志 “亲自试药” 的勇气里,藏在他 “让儿子先接种” 的无私里,藏在他 “一生一事” 的坚守里。而作为宣讲者,我不仅要把这些精神传递出去,更要自己先学懂、做实 —— 今后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会想起他攻关的执着;在生活中,面对集体任务时我会想起他担当的勇气;在规划未来时,我会以他 “为人民服务” 的初心为指引,努力成为更有责任感的青年。

宣讲人:薛欣雨

宣讲地点: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尧禾镇第一初级中学

在深入学习顾方舟同志的生平事迹后,我深受触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科研之路布满荆棘,困难重重,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智慧,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顾方舟同志展现出的无私奉献,爱国爱党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百年复兴路,责任在吾肩。学习党史,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责任之心、担当之心与为民之心。站在新征程的起点,我们承载着新使命,必须接好时代赋予的“接力棒”,以坚定的步伐,走好当代人的新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宣讲人:杨可心

宣讲地点: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旬阳中学

当“三药三方”的中医药智慧在讲述中绽放,我忽然想起当年生物课上陈老师讲解《本草纲目》时的神采。顺势引出传统医药的现代突围时,瞥见后排有个女生正在笔记本上勾勒连翘金银花的纹样——后来才知她画的是中药图谱。原来,宏大的时代叙事,正以这样细腻的方式在年轻心灵里生根抽芽。

讲到中国向153个国家雪中送炭时,我特意停顿片刻。午后的阳光正好掠过教室墙上的“明德启智”校训牌,在光尘飞舞中,我忽然领悟:这哪里是单方面的宣讲,分明是一场跨越代际的精神接力。我们这代人用青春亲历的抗疫史诗,正在成为下一代人精神世界里最生动的思政教材。

离场时,陈老师跟我说:“这些故事,应该被记住。”无需追问,不必应答,当党和人民风雨同舟的历程被郑重讲述,当生命至上的理念被深刻铭记,这场宣讲已然完成它的使命。而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更是伟大精神的传承者——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远比任何形式的互动都更深刻,更悠长。

宣讲人:杨婷竹

宣讲地点: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潘渡镇潘渡村党支部

通过宣讲党史中的生命科学史案例,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的领导在推动科技进步和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关键作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指示各地积极开展防治,建立跨省防治机制,组织科研人员研发药物和方法,最终取得显著成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爱国卫生运动同样是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改善了城乡卫生状况,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这些案例让我深刻理解到,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在与基层群众互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党的深厚感情。当我讲述磁共振仪从依赖进口到实现国产化的巨大转变时,大家纷纷发出惊叹,对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感到由衷自豪。他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充满了对科技发展和党史故事的好奇,这也激励着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宣讲水平,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