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喜报!我院师生团队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赛场中斩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07-28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7月18日-20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全国决赛在烟台大学隆重举行。 经过激烈角逐,学院师生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创新的科研思维和出色的现场表现,最终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的优异成绩,展现了西大生科学子的卓越风采!

合影

全力以赴,备战决赛

在奔赴烟台参赛的动车上、在赛前驻扎的酒店里,随处可见我院学子争分夺秒备赛的身影。朱慧敏、姚剑韩、颜长聪等参赛队员反复打磨答辩内容,优化数据分析,力求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辅导员范铭沁老师全程陪同,为团队提供后勤保障与心理支持,确保队员们安心备赛、安全完赛。

赛前积极备赛

荣耀时刻,载誉而归

全国一等奖颁奖现场

付爱根、李忠虎老师指导,朱慧敏作为队长的学生团队项目(全国一等奖)。

项目负责人—朱慧敏

项目名称:《中国特有珍稀植物羌活群体进化历史及濒危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羌活是隶属于伞形科羌活属的一种多年生珍稀濒危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及邻近高海拔山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与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过度挖采导致其野生资源骤减,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物种。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结合群体遗传学和生态位模拟的研究方法,全面分析羌活群体遗传多样性、种内分化、群体动态历史、遗传负荷及生态位分化,以期揭示珍稀植物羌活的濒危原因及机制。

团队成员们首先对覆盖羌活自然地理分布范围的24个居群92个个体进行了DNA提取与全基因组重测序,经比对质控后获得了228万多个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数据。在此基础上,借助ADMIXTURE、PHYLIP等工具开展群体遗传结构与系统发育分析,通过 PSMC和SMC++模拟群体动态历史,结合snpEff分析有害突变积累,并利用MaxEnt和ECOSPAT进行生态位分化评估。

最终发现羌活种内分化为南、北两个组,青藏高原隆升和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是导致种内分化的主要原因。此外,羌活自然群体中累积了大量的有害突变,其濒危状态与遗传负荷的积累模式显著相关。生态位分化分析表明,羌活种内南北两组的生态位发生了显著分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羌活种内分化的进程。本结果将为珍稀濒危植物羌活的有效利用和科学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李梦迪老师指导,姚剑韩作为队长的学生团队项目(全国二等奖)

项目负责人-姚剑韩

项目名称:《外源施加抑花剂对黑沙蒿开花与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基础研究》

项目简要:黑沙蒿为沙漠治理先锋物种,其花粉中的致敏性成分如α-姜黄烯、(-)-α-蒎烯、(+)-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会导致过敏性疾病。为减少致敏性,本项目前期筛选出抑花剂并喷洒,对其进行形态特征量化分析:喷洒后的黑沙蒿花蕾生长受抑制,花粉量减少,致敏性极大减少。但喷洒后同样促进了黑沙蒿的部分营养生长如二级花序枝长增长、二级花序数量增多、花序间夹角增大等。进一步进行代谢组分析,筛选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茉莉酸等九大植物激素,统计差异代谢物(MEJA、GA3、GA21、GA50、5-DS、tZOG等)并富集在二萜类生物合成通路等关键通路。深入进行转录组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质控、过滤、拼接以及评估后,统计到共36,352个差异基因并注释到关键通路——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通路上。最后联合代谢组和转录组,通过表达相关性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选出相关性最强的通路:α-亚麻酸代谢通路、二萜类生物合成通路、玉米素合成通路、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路,并将关键基因和代谢物注释到通路上,解析了抑花剂抑制黑沙蒿开花和促进营养生长的原理,为后续降低黑沙蒿致敏性研究提供分子基础。

赵鹏老师指导,颜长聪作为队长的学生团队项目(全国二等奖)

项目负责人-颜长聪

项目名称:《重要经济树种核桃低温相关激素代谢与调控研究》

项目简要:近年极端低温频发,核桃(Juglans regia)隶属胡桃科核桃属,其种为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是重要经济作物,因核桃花期晚易受春季寒潮气候影响,陕西、甘肃等地常现冻害报道,严重威胁其分布与育种。

本研究聚焦其低温响应机制,探究了植物激素代谢与调控规律,以5个核桃品种为对象,在自然温度骤变下取8℃、22℃、5℃三个梯度健康叶样,样本经液氮速冻后- 80℃保存。通过Illumina HiSeq X Ten进行转录组测序;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MRM模式)进行靶向植物激素代谢组学测序,结合多组学分析技术展开研究。实验聚类,相关性分析及PCA分析确保了数据的可用性,再通过差异分析、WGCNA确定关键候选基因,联合代谢组筛选并对关键基因及激素进行多组学关联分析。转录组共检测86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代谢组检测到72种植物激素,含22个共表达差异累积代谢物(DAMs)。筛选出JrChiB、JrWRKY25 等关键候选基因,明确其与茉莉酸等激素的协同作用,为核桃抗寒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以赛促学,砥砺前行

每一份荣誉的背后,是队员们无数个日夜的实验探索,是指导老师的悉心点拨,更是学院长期以来对创新创业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学科竞赛之一。此次佳绩的取得,彰显了我院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方面的显著成效。未来,学院将继续以竞赛为抓手,激励更多学子投身科学探究,勇攀学术高峰!

再次祝贺所有获奖团队!愿生科学子再接再厉,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