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秦巴山区智障儿童关爱帮扶项目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
发布时间:2016-12-06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12月3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暨2016年志愿交流会(简称“志交会”)完美落下帷幕。我院代表学校参赛,荣获银奖。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志愿服务被纳入社会建设范畴,并颁布一系列相关意见。团十七大以来,为促进志愿服务规模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经团中央书记处认真研究,志愿者交流大会应运而生,至今已走过三个年头。第三届志交会分为阳光助残、关心农民工子女、环境保护与节水护水、扶贫开发、禁毒教育及其他领域等六大板块。本届志交会,38个省级赛会单位共申报项目4225个,有1000个入围全国初赛,504个入围决赛,并最终评出金奖100个,银奖404个。此次获奖,是我院继去年在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中“秦岭山脉森林生态恢复环保项目——为金丝猴植树”项目获银奖之后的又一新成绩。


    成功非一日之功,它离不开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传承坚守,更离不开学院的大力支持。长期以来,我院十分重视学生思想引导,长期坚持志愿育人战略,积极鼓励学生以专业所长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回馈社会。


    卫生部的调查数据显示秦巴山区儿童患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3倍。针对这一现状,1995年,西北大学等单位联合成立了以专家教授、临床医生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专业志愿服务队,在柞水县、宁强县、安康市汉滨区三个智障病症高发县区建立了帮扶试验点。多年来,组织志愿者走村串户开展检测,调查病因;举办育儿小课堂和培训班;积极动员社会资源开展扶贫帮困。逐步探索出一套基于医学、心理、文化、教育等多角度综合防治干预方法,构建了以专业技术为引领,以大众志愿为支撑的志愿服务组织实施模式。自1995至今已开展21年,共有236名专家和医生志愿者、2000多名青年学生志愿者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历经几代人的传承,不变的是最初的信仰。经过21年的不懈努力,试验区的儿童患病率从3.40%降低到1.48%。志交会期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尹冬梅、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先后莅临展台听取项目介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对项目进行了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