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对科学家精神作出全面概括。2021年9月科学家精神被纳入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师生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红色基因”党员宣讲团推出“中国科学家的红色精神”系列微宣讲,今天推送第十期《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开拓者——杨芙清》。
主讲人介绍:
杨铭歌,女,汉族,2022级生物学硕士
主要荣誉:
荣获2023年“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荣获2024年一等奖学金。
主讲原文:
大家好!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开拓者——杨芙清》。
今天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位在中国计算机软件领域里功勋卓著的科学家——杨芙清院士。作为我国第一代计算机软件科学家和教育家,她不仅是我国软件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更是我国女性科学家的杰出代表。她的事迹深刻诠释了“奉献终身”的崇高精神。
当科学与女性等字眼碰撞之时,人们难免会从这些字眼中幻想出一个“女强人”的形象,时下有更为彪悍的“女汉子”一词来形容。然而,杨芙清院士却绝非这样简单——一头蓬松的卷发整洁得体,散发着朝气,一双温柔的笑眼是她的标志符号,这样一个女人立刻会让人想到“优雅”这个词。
出自江南书香门第,到如今在科技与学界皆有建树的女院士,期间杨芙清院士从来都未着急过、强求过,也没有因为“大事件”耽误过自己的“小兴趣”。在她身上,你能看到,不同于以往你所认识的科学家,那种女性特有的从容、韧性所赋予科学的独特魅力。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无锡城,宣告了无锡的解放。17岁的杨芙清也兴奋地跑出家门,加入了庆祝解放的队伍中,从此开启了她与祖国同行的七十年奋斗历程。杨芙清说那时候就感觉到天是亮的,所以他最喜欢的一首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从此,爱国和奋斗,成为她一生的信条。怀着建设新中国的志向,她来到了北京大学,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计算机软件科学研究者。
国之所需,我之所向,是她矢志不渝的信仰。1962年,国家需要再次派遣杨芙清再度赴苏联做研究。那时候中苏关系恶化,外部环境很危险;而杨芙清的孩子尚未满周岁。然而面对国家的需要,她义无反顾,踏上征程。
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杨芙清两次踏上苏联深造,宝贵的留学经历为她打开了世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大门,也为她日后在国内的软件科学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两次赴苏经历不仅是杨芙清个人的科研成长,更是践行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正如党的报告中所强调的,新时代的中国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与国际交流,坚持自主创新与全球合作并举。杨芙清以她的实际行动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将国外先进技术与本国需求相结合,为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六十年代,杨芙清参与研制我国首台每秒百万次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150机,担任操作系统组组长,带着一群甚至没有见过计算机的青年人,仅凭着一腔爱国热情攻克难关。每个人每天就睡二三个小时,轮流上机,用二十来天时间,百万条的操作指令调试成功,而且还与别的系统联调。经过不断的尝试,一首响亮的《东方红》宣告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成功。150机之后,她又负责了200系列240机操作系统设计,组织团队开启“青鸟工程”,推动国家设置软件工程学科和工程博士,为中国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贯穿其中的就是她的爱国情、奋斗志。
杨芙清说育人者先育己。杨芙清每次都会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视察北大时说的话:“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她时时以此要求自己,她做事认真严谨,对他人亦如此,要求别人做的,她必须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育人于无声处。
除了科研成就显著,杨芙清还特别注重团队合作和后辈培养。“产业发展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应该培养什么人才,人才培养一定要服务于国家需求,人才培养要往前看三年到五年。”杨芙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因而她和其他三位院士一起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提出了设立软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建议。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8次会议通过了将工程博士列入专业学位目录。这时杨芙清已是79岁了,十年磨一剑,杨芙清又斗志昂扬地领着团队走上了新的创新平台。并且她在高校中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工程方面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在软件工业、系统软件开发领域的技术骨干和领导者。她不仅将前沿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传授给学生,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都为中国软件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晚年的杨芙清依然活跃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去追求自己的科学梦想。她经常在讲座中分享自己的经历,强调科研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成就和荣誉,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知识的贡献和对社会的影响。
年轻学子追求理想、奋发有为的青春活力也是未名湖灵气之源。2014年,五四运动95周年,杨芙清参加了“青春中国梦, 赤忱五四情——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诗会,并亲切接见了杨芙清女士。杨芙清回忆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了他们,感慨到57年后,又有幸获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毛主席说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对青年人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每个年轻人要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信念、勤奋坚韧、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优秀一代,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事业之中,在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建功立业。
最后,我想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始终和祖国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谢谢大家!
学习感悟:
学习杨芙清院士的生平事迹之后,感慨万千,50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她挺身而出,设计并实现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大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虽然杨院士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艰难险阻,但仍迎难而上。杨院士巾帼不让须眉的态度勉励着身为预备党员的我在面对技术难题时要如何以身作则。「为国奉献,我之所愿」将成为我今后的奋斗方向。百年复兴,责任在肩。学习党史,激发我们责任之心,担当之心,为民之心,深刻认识一代有一代人的担当,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当代人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