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活动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党建思政 >> 党建活动 >> 正文
“中国科学家的红色精神”系列微宣讲——第五期《呦呦鹿鸣,药草“蒿”》
发布时间:2024-12-31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19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对科学家精神作出全面概括。20219月科学家精神被纳入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师生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红色基因”党员宣讲团推出“中国科学家的红色精神”系列微宣讲,今天推送第五期《呦呦鹿鸣,药草“蒿”》。

主讲人介绍:

刘荣荣,女,汉族,2022级中药学硕士。

主要荣誉:

2022年获一等奖学金

主讲原文:

大家好!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呦呦鹿鸣,药草“蒿”》。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广大院士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党、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

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中,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得以涵育发展、发扬光大。这一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观照,是大德、公德、品德在科技界的生动写照,正在全社会汇聚起正能量、振奋起精气神,助力科学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祖国大地。

我本科就是中药学专业,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并不了解中学专业,以为中药和中医差不多,后来入学才知道医药“天壤之别”,刚开始学习专业课知识的时候谈不上喜不喜欢,到现在已经是第七年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的对中药感兴趣,喜欢上了重要这门学科。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现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故事。

青蒿是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中国,中国南北各地、滨海地区均有分布,在朝鲜、日本、越南、缅甸、印度及尼泊尔等地也有分布。中药青蒿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沿用历史,在抗疟疾的众药中,青蒿表现并不好,从青蒿中发掘出青蒿素的历程更是异常艰辛。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屠呦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篇章,揭示了青蒿素的巨大潜力和抗疟疾的疗效。屠呦呦,女,汉族,193012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毕业于北京大学 ,中共党员,药学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发现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1960年代初期,世界不少地区出现恶性疟原虫对当时的抗疟药——氯喹产生抗药性的问题。众所周知,疟疾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越南战争的升级,也使得疟疾成为越南土地上健康问题的重大威胁。在这一背景下,1967523日,中国“523”任务启动,重点研究解决抗药性疟疾的治疗药物、抗药性疟疾的长效预防药及驱蚊剂等3个问题。1969年,屠呦呦接受“523”抗疟药物研究项目,任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开始抗疟药研制 。此后,领导团队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展开实验研究。

在刚开始研究青蒿的时候,青蒿的乙醇提取物在感染了疟疾的小鼠实验中,获得了对疟原虫68%的抑制率。但在19717月到8月的重复筛选中,抑制率却极不稳定,分别是12% 40%,实验进入了困境。屠呦呦再次开始查阅相关古代文献,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意识到,青蒿入药需通过“绞汁”,而非传统水煎。这是否意味着青蒿素提取过程需避免高温?她重新将目光锁定于青蒿,提出采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104日,用这种方法分离获得的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本显示,其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

但是,此时的他们距离临床上有效控制疟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测试青蒿药物毒性,屠呦呦带头志愿进行第一批人体试服,住进医院进行观察;为进行临床验证,屠呦呦等人奔赴海南,寻找患者……实践显示,青蒿的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对疟疾治疗是有效的。197211月,屠呦呦小组从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中成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的结晶,后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后来经过发展研究成为一种抗疟新药,中间还经历了一系列过程。在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发明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杰出的科学家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承担青蒿素的全合成任务,其中许杏祥毕业于北大化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梁晓天等利用原青蒿素的12-位羟基经一系列反应,梁晓天曾任北大教授……这是团队的荣耀,是中医药人的光荣,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屠呦呦不仅是巾帼楷模,更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象征。她所蕴含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作和育人的高尚品格,凝聚成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这种精神引导着青年人深入理解科学家的责任与使命,激励他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科技兴国的接力棒已然交到了我们手中,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拼搏进取,团队协作,探究真理、发现新知。我们要有追求真理的热情与激情,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观点,大胆假设、严密求证;有热爱科学内在驱动力,坚持学术自律,守护学术良知;有崇尚学术之自觉,脚踏实地,下真功夫、细功夫、苦功夫,真正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为祖国的文化传承和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感悟:

通过学习屠呦呦先生的科学家红色精神,我深刻感受到科学家们以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为己任的爱国情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屠呦呦先生爱党爱国爱人民,服务大众、济世救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自信自立自强,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精神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就,民族想要实现复兴,国家想要变得强大,都需要这样的精神,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未来,为民族谋复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