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题 >> 正文
“理论+实践”双轮驱动下解锁生命奥秘的前沿课程!
发布时间:2025-04-10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课程介绍】

你是否好奇,细胞内数以万计的蛋白质是如何协同工作,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在生命科学的广阔领域中,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新兴且前沿的学科,正引领着我们深入探索生命的微观世界。蛋白质组学聚焦于细胞、组织或生物体的全部蛋白质,探究它们的表达水平、修饰状态、相互作用等关键信息,为我们揭示生命过程的分子基础。从疾病的发生发展,到药物的研发设计,蛋白质组学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生命科学学院孙士生教授和李俊老师为本科生开设的《蛋白质组学》课程,创新融合理论和实践内容(18学时理论精讲+18课时硬核实践),聚焦科学前沿,带领学生一步步解锁生命的密码。

【课程亮点】

一、理论奠基,搭建知识框架

课程从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等方面展开,聚焦于大规模研究水平上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空间结构、翻译后修饰,相互作用等,通过深入探究蛋白质的构成和变化规律,以及蛋白质组学与其他组学的关系,搭建起系统的蛋白质组学知识框架。借助蛋白质组学研究,从蛋白质层面,全方位、系统性地理解细胞代谢、疾病发生等关键生命过程。

二、实践拓展,贯通理论

《蛋白质组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孙士生教授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穿插融合的特色授课模式,用他搭建的糖蛋白质组学质谱和分析科研平台,设计了从蛋白质组学样品制备、质谱分析到生物信息学的整套蛋白质组学分析流程的实践内容。《蛋白质组学》实验课的顺利开展让本科生有机会接触前沿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样本处理实验中,学生从生物样本(如细胞、组织等)中高效提取蛋白质,并进行蛋白质酶解和除盐。在质谱分析实验中,学生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提取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并借助高分辨质谱仪对多肽和蛋白进行精准鉴定。在数据分析实践中,学生通过软件搜索、定量筛选、生物信息学分析作图,完成一套完整蛋白质组的大数据分析。通过系列实验和实操,同时融合理论课堂,让学生真正贯通蛋白质组学知识内核。

三、前沿聚焦,拓宽学术视野

       孙士生教授和李俊老师长期深耕蛋白质组学领域,在课程内容设计中,结合在该领域多年的科研工作,聚焦最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前沿进展融入课堂。比如,介绍修饰蛋白质组学、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等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以了解学科最前沿的技术和研究方向。此外,课程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蛋白质组学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农业育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例如,在疾病诊断方面,如何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新的疾病标志物,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在药物研发中,怎样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成果筛选潜在药物靶点,提高研发效率。通过这些前沿内容的学习,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和对科研的兴趣。

       《蛋白质组学》课程将带领生物学专业的同学们深入探索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在理论与实践的双轮驱动下,成长为具备扎实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期待大家在这门课程中收获满满,在生物技术领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组学课程团队

与您相约《蛋白质组学》

共同开启一场生命奥秘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