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和化学变化的学科,是生物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西北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生物化学》课程的院校之一。2005年和2015年先后入选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2016年引入了最新的教材资源,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增设了创新实验项目。2019年,自主建设了《生物化学》MOOC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近年来,课程组针对课程的特点和痛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多维能力培养为落脚点,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收效明显。2024年,西北大学《生物化学》课程被认定为第三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建设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课程改革亮点】
1.优化教学知识体系,让教学内容“活”起来
1)建构知识逻辑关系:建立课程知识内容的详细逻辑联系,尤其是强化静态生化和动态生化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和交互,提升学生的理解力,降低学习的难度;2)建立课程素材库:将课程思政、案例分析和科学前沿融入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人文化、时代化、前沿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科学素养提升。
图1.主要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2.革新教学方式方法,让课堂教学“动”起来
借助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和自建的生物化学MOOC在线课程资源(图2),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教学高效化和差异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巧用生化歌曲、视频动画和记忆口诀等趣味资源来辅助教学,采用启发式、探究式、问题导向式、游戏等多元教学互动模式(图3,图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图2. 生物化学在线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生物化学(上)即静态生化,生物化学(下)即动态生化。
图4.“生酮饮食利与弊”论述赛现场照片。
3.完善评价体系,让学生多维能力“立”起来
课程组完善了现有的评价体系,增加了对平时学习效果的过程性评价,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考核比例,降低了卷面成绩的比例。通过借助雨课堂等信息手段,建立涵盖课前、课上和课后的全程评价体系。考核手段多元化,包括论述题、英文文献阅读和总结、小论文撰写,绘制思维导图,举办论述赛等,使学生动手又动脑。这种全程化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多维能力的发展。
未来,课程团队将以国家一流课程的建设标准,持续加强课程的前沿性和挑战性建设,发挥生物化学作为前沿和基础学科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团队课程育人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拓展和拓宽课程的影响力,发挥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