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活动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党建思政 >> 党建活动 >> 正文
“我与祖国有个约定”优秀作品展示第一期 ——忆往昔峥嵘岁月,感今朝盛世华章
发布时间:2024-10-24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致敬伟大祖国,厚植家国情怀。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深学细悟中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特举办“我与祖国有个约定”优秀作品征集活动,现推出第一期。 

《我和祖国有个约定》

硕士生物工程第一党支部

杨敏

我是一只盏,
诞生于中华的炉火辉煌,
身披缠枝纹,
细语着千年的文化芳香。
我的胎体薄如蝉翼,
诉说着民族的坚韧与智慧,
我的曲线流畅,
象征着民族的和谐与希望,
我的纹饰繁复,
如同祖国的血脉相连,
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是流转的星光。


我见证了帝王兴衰,烽火狼烟,
在战火与和平的交替中,
我静默以待。
可惜我只是一只盏,
生气的怒火只被视作沸腾的热气。
饿鬼似的双手掐着我的脖子,
掳掠至异国,

从此吾乡在大洋的彼岸。


后来,我开始明白,
我是穿越时空的使者,
每一次呼吸,都与祖国的脉搏同步。
我是历史的见证,
在每一道目光的交汇中,
我讲述着祖国的故事。
我是祖国的孩子,
在每一缕晨光中,我焕发着新生。
我和祖国有个约定,

我一定会回家,或早或晚。

《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硕士生化与分子党支部

丁丹

今年是中华人民和国成立75周年,值此举国同庆之际,我回到了延安这片令人向往的土地,借着带朋友参观的契机,我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怀揣着对中国革命圣地的敬仰与向往,我第一次走进了这里,早晨的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温暖而明亮,仿佛在欢迎来自四方的来客,带着他们体会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真实存在。

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高耸的雕塑,它们仿佛在诉说着那些个英雄的故事,那些为了信仰,为了人民而奋斗的革命者们。沿着展馆的步道,我的心情愈发激动,历史的厚重感在空气中弥漫。

展馆内部布置得井然有序,展品内容丰富多样。墙壁上挂着黑白照片,记录着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透过这些磨损的边角,我仿佛看见了那一张张坚定的面庞,听到了那时代的鼓声。每一幅画面都是历史的缩影,每一件展品都是革命者心血的结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张八路军的照片上,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眼神中透露着对未来的坚定和对胜利的渴望。

在一段介绍毛泽东主席的展区前,我驻足良久。馆内详细讲述了毛主席在延安的生活与工作。在读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时,我感受到一种力量,这不仅是毛主席的信念,更是一种时代的召唤,让无数青年投身于为国为民的事业中。通过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了那位身材瘦削却神采奕奕的伟人,他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带着一种不可动摇的决心。继续向前,我走入了一个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展厅。这里展出的不仅是革命历史的物件,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战士们的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此刻被再次唤醒。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我深感使命在肩,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担当,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我的心中。

在展馆的一个角落,我偶然发现了一本手写的日志。这是抗战时期的一位年轻战士所写,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对战斗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信念。读着这些话,我感受到那个年轻人身上的热情与困惑。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他所经历的,正是许多青年人的共同命运。那一刻,我明白了,所谓的革命并不只是历史的回顾,更是心灵的触动。

走出纪念馆,外面的阳光愈发灿烂,照在延安的土地上。此时的我深刻感受到,延安不仅仅是一个红色圣地,更是一种象征,一个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的精神高地。我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心跳与脉搏,明白了创新与坚持的重要意义。参观结束后,我带着朋友来到了我曾就读的高中——延安中学,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漫步于校园内,四周绿树成荫,时不时能看到用延安精神教学育人的主题标语,这让我深受感触,就像是革命的火种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传承,而今则在新的青年人中生根发芽。

此行让我领悟到了历史的深刻与厚重,延安革命纪念馆不仅让我看到了过去的辉煌,更让我思考着未来的道路,我的内心涌动着一股新的力量,带着对英雄先辈的感激与敬仰,我将继续追寻自己心中的那份执着与信念,我的心中烙上这段沉甸甸的历史与精神,心中默念:愿每一位青年人在追梦的道路上,都能铭记那份信仰与使命,传承“延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不息。

红楼的红,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智慧的火种。红楼,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场所,见证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鲁迅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历史场景,他们以笔为剑,以思想为枪,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走在红楼的走廊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血与激情。红楼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红楼静默,却承载着百年的风霜,每一道裂缝都刻着岁月的痕迹。

undefined

北大红楼也是文化的传承地。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在于推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这里曾是许多文化名人的聚集地,鲁迅、胡适等,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红楼的阅览室、教室、办公室,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思想火花,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1917年,陈独秀将《青年杂志》迁至北大红楼,并更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参与编辑工作,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这场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主义,为中国社会的思想更新和文化变革奠定了基础。他们在红楼的墙壁上刻下了时代的烙印,在红楼的地板上留下了探索的脚步。

C87C

101A8

北大红楼作为教育的殿堂,见证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这里培养了无数的学者和专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北大红楼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思想的熔炉。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红楼的教育实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培育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高尚品格参观红楼,我被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所感染,被这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打动。北大红楼,是中国教育的骄傲。 

DE39

BE3D

北大红楼的教育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历史地位,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它告诉我们,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激发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红楼的教育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孕育地。

百年后的今天,当我走进北大红楼,仿佛还能听到那些激昂的演讲,看到那些年轻而坚定的面孔。红楼的每一块砖、每一级台阶,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云故事,传递着革命先辈们的不朽精神。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现代中国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的象征。

《深巷归途》

“筑梦先锋”本科生党支部

王琳

2204年10月,水气包裹住我朝火星离去。我俯瞰对流层外的一切,宇宙电梯满载货物,它穿行于真空,向我道别。我是黏附在硅芯片保护层外的黄土,被卷入原子雨前还在问作物是否需要更多水分。收割机器人宣称时间是非无妨,我熟知黑夜茫茫,海湾还未被我的同族以共识共价电梯通道彻底相连,我们长吁短叹,它挥手间将我送去对流层。黄土无法看到黄土外的空气,我觉察到自己正被水气释放,千千万万原子土正飘荡火星内部。水气有的结冰隐匿火星水冰里、有的飓风般着陆火星、还有些在半空中和翻滚的二氧化碳结盟成雨,降落水面炸开成原子云,磅礴能量骤变水冰转为沸腾状态,转运同族到此地的水气重又出现。我们透过水镜聚焦万里外的空间站,红旗屹立甲板,像树预备扎根无垠水面,让土地在这里泛滥退灾。

2144年10月,我诞生在陶罐制造工厂,机械师尚未编码我独特的运行程序,我被放置在地外空间站的窗台上履行“陶罐使命”。机械师并未告诉我地外意思,我独自一罐守着这片汪洋,所能看到的最远地方就是罐底窗台外升旗台。历代陶罐教导我为罐要领,它们曾参与地球开发与保卫运动,它们曾是血肉状的罐,在被埋入土壤后和土壤协议变作可加工为坚固器具的陶土,代价是被同一个机械师创造,前提是土壤允诺它将血肉奉给土地。它们回归机械师怀抱后继续成为陶土深埋汪洋。当机械师的后辈抱着我走向汪洋时,我兴奋地、竭尽罐体容积盛水,我感到我终于回归地球。水体妄图将我罐身溶解同化,我深深明白我罐从未温和地走失在汪洋黑夜,记忆以洪水般姿态振奋我,我追至河谷,请愿溶解后联合土地筑成水坝,千秋渠水流经此地,带着前辈嘱托与箴言——“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泥沙淤积在这里,后辈机器人去疏通,我惊觉罐也好、金属也罢,使命指引它们最终以生的姿态在遗址上重建工厂。

2084年10月,七十九岁高龄的我使用VR眼睛独行宇宙,黑洞静默着吞噬一切,它深邃而幽远,指引我探寻这一瞬的永恒,大限将至时眺望未来,生必有终,皆不能免。后来我期望同研究所签订交易,用机体休眠结构体外再造技术交换我组织培养的过表达系太阳花能放置在宇宙电梯内,她们并未同意,直说可以保存我的部分感官意识入电梯系统,如此也算能够触碰宇宙。半生苦研的技术早为她们掌握,只是我并不知晓,如若能笑着走向永恒,身体水分被蒸发燃尽为灰质也无妨。愿望已经实现,我心甘情愿去花鸟市场为新种植物挑选培养瓶,研究院采购分发过培养瓶,新种植物并不适应这些材料,或许旧瓶旧罐是培育新种的契机,我和麻雀对话,最终挑选陶罐、瓷罐与铁罐、塑料罐,木桶回去,经灭菌后培养新种植物。植物选择瓷罐,六十多年前母亲栽种、养护虎刺梅时,教过我如何为花朵换盆。隔世记忆从未遗忘,它苏醒前的状态鞭笞我莫失莫忘。年迈后不再尝试用眼睛去看物品,空中轨道驶向研究所,宇宙电梯打造声伴我入眠,最后一眼是研究院活动中心永远鲜艳的旗帜,以及她们讨论新研究成果为何能够通过重复运作测试的欢欣场景,对照体是我瓷罐中将开花的新种植物。

2024年10月,小狗从树荫下躲入暖阳,太阳温柔地在地面留下痕迹,温暖、和熙不带一丝曾经的灼热。吃过饭后,我打开“步道乐跑”软件,摇摆手臂向校外踱去。十一国庆、车水马龙,人行道同曾经一样热闹喧嚣,人来人往面孔相像,你我此刻的生活安定、快乐而充实,我没有目的地。大街小巷在呼唤我探寻它的过去与未来,时间停驻在当下,造化也常以时间流逝来洗涤旧迹、以空间无限来模拟百年兴衰,城墙古道——“南马道巷”人烟稀少,背离护城河,隔开游人。它能触碰到砖块尘土般坚固的历史,行走在迷宫,处处有出口;迎春巷里小区结构较为老旧,在夕阳下显得和蔼;饭店外没有香气,原因在我吃饱后才决定散步。路过店铺牌匾上五星红旗飘扬风中,我知晓自己生在国旗下,这片土地曾有的创伤在被后辈治愈中,但创伤从来都将永远存在,无法磨灭的是中华民族对生的热烈追寻。我穿行大街小巷,南油巷、草场巷、桥梓口、五星街、甜水井街……深巷里,红旗漫卷,我在十字路口处眺望,小狗在指示灯旁休息,路人也只看它,并未打扰。记忆以迎风回学校听到小号曲、看到风筝时隐匿脑海。

甲辰龙年十月二日,我去医院寻找母亲,母亲说医院附近有市场卖吃的,问我要不要吃红薯和玉米,医院提供炊具并且不收钱。红薯甜软、玉米香糯,我直面院里正受苦的人,我同样在经历无法避开的磨难,渴望这份香甜能沁进苦难,不是独享逍遥,而是永恒的寻觅与投奔,并且总在黑夜中。

探索洪荒宇宙那天,太空传来寂静敲击声;灾难抢险工作完成后,阳光普照;宣称时间是非无妨,空间阻碍无妨,海峡宽阔、小舟渐近。而我扎根此地,枝向深巷,红旗引路,渐行渐远渐归航。